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to view the contents

如果尖锐的批评完全消失...的逻辑错误

 ·  ☕ 5 分钟

近几年经常看到这么一段话:

如果尖锐的批评完全消失,温和的批评将会变得刺耳。 如果温和的批评也不被允许,沉默将被认为居心叵测。 如果沉默也不再允许,赞扬不够卖力将是一种罪行。 如果只允许一种声音存在,那么,唯一存在的那个声音就是谎言。

——柏拉图

这段话应该衍生于网络,并非出自柏拉图之口。

科学网—柏拉图有没有说过“如果尖锐的批评完全消失…”这句话?———文献角度的考察 - 陈昌春的博文

不管在法律层面还是历史层面,形式与内容都是重要的。如果出处不可靠,就是皮之不存了。

另一句话也广为流传:若批评不自由,则赞美无意义。

我自己与人争辩时也常引用伏尔泰的名言:“我并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是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

这些话都强调言论自由的重要性,本无可厚非。但好的修辞注定会被滥用,往往争论时,先抛出言论自由像是抢得先手,不仅能表达反对意见,还能抢占“理中客”的制高点。

今天我在读《逻辑学入门:清晰思考、理性生活的88个逻辑学常识》( by 格桑),同时又看到这段话,于是对其在事实(内容)和形式(结构)上简单推敲一下。

论证内容

每个论证都由两个基本要素组成——两个不同类型的命题:一个“前提”和一个“结论”。前提是一个支持性命题,它是一个论证的起点,包含着推理的出发点所依靠的基础事实。结论是被证明的命题,它在前提的基础上得出,并为大家所接受。

先看第一个论证:

如果尖锐的批评完全消失,温和的批评将会变得刺耳。

乍听之下,好像没什么不对,“山中无老虎,猴子称霸王”、“矮子里面拨大个”、“长短相较,高下相倾”都是这个思路。

简单分析一下,还是有好些问题:

1 “温和” 与 “刺耳” 的 矛盾

没有老虎,猴子最厉害,但猴子始终是猴子,不是老虎。“温和”就是温和,它就是不刺耳的意思,量变不改变事物的根本性质。

量变是一种渐进的、不显著的变化,是在原有度的范围内的变化,它不改变事物的根本性质,因而也称渐变。

规定120迈是超速,那不能因为没人跑120迈而把100迈当成是超速。

2 批评自带“刺耳”属性

首先,厘清批评的概念非常重要。

批评(Criticize)也称为评论(Judge),意思是指出事物的负面或是缺点,从而作为改善事物的提议,不过有时会用批评来表示只指出事物缺点的情形。

因为批评针对事物的缺点,所以无论“尖锐”或“温和”,批评都是“刺耳”的。

《孔子家语·六本》:“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药虽然是苦的,但有利于疾病的治疗。忠实的劝告往往都是不喜欢听的,但对行动有好处。

3 “批评”有相关性更强的限定词

比如:有用的批评(建议)、无用的批评(责怪)。

又如:善意的批评(朋友的建议)、恶意的批评(敌人的诋毁)

让我们来看下面的例子:皮埃尔是个全美闻名的橄榄球运动员。皮埃尔不到30岁就赚到第一个100万美元。皮埃尔很英俊,笑容迷人。所以,皮埃尔应该被选为州长。我们首先假设所有关于皮埃尔先生的前提描述都是正确的。他确实全美闻名,30岁前就赚到100万美元,很英俊迷人。但是,即使所有这些都是真实的,它们也不能有效地支持结论。它们没有告诉我们到底皮埃尔先生有什么出众的资格能被选为州长。

虽然前提的真实性(“尖锐的批评完全消失”)是得出正确论证(”温和的批评一定刺耳“)的必要条件,但也不是充分条件。我觉得,“恶意的批评”就比“温和的批评”刺耳多了。

很多臭公知喜欢引用这段话,就是偷换了概念,将“恶意的诋毁”转换成了“尖锐的批评”。

滑坡谬误

假设以上每个论证内容与形式都是对的,也不一定是正确的,因为存在“滑坡谬误”的可能。

所谓滑坡谬误,就是指不合理地使用一连串的因果关系,将“可能性”转化为“必然性”,以达到某种意欲之结论。滑坡谬误的典型形式就是:如果发生A,接着就会发生B,再接着就会发生C,然后又会发生D……接下来就会发生Z。从一个看似无害的前提或起点A开始,一小步一小步地转移到不可能的极端情况Z。之所以这样推论,为的就是明示或暗示:“Z不应该发生,所以我们不能允许A发生。”

印度电影《起跑线》,讲述的是依靠着自己的努力上升为中产阶级的拉吉夫妇,为了让孩子接受好的教育而四处奔忙,由此引发的一连串故事。

剧中,拉吉的妻子米图,不愿意让孩子重复他们年少时的读书经历,一心想让孩子远离他们曾经受教育的学校,每次丈夫拉吉对孩子上学的问题发表与她不一致的言论时,米图就会抓狂,哭丧着脸,周而复始地开始那一段经典的碎碎念:

“孩子上不了好的幼儿园,就进不了好的中学;进不了好的中学,就没法考上好的大学;考不上好的大学,就不能进入跨国公司找一份好工作……这样孩子就会被同伴撇下,那孩子就会崩溃,最后孩子就会学坏,然后吸毒……”

每每听到“吸毒”这样的结局,拉吉就被妻子吓得不行,赶紧认同她的想法。然而,屏幕对面的我们,却是哭笑不得:这位女主角把中产阶级为子女上学之事展现出的焦虑,以及她那糟糕至极的信念,演绎得淋漓尽致。搞笑之余,也十分令人感慨。

我们都知道,就算孩子上不了好的幼儿园,最后的结果并不一定就是学坏加吸毒。女主角米图这一连串的碎碎念,其实就是犯了逻辑上的“滑坡谬误”。

以上,为了反驳而反驳,欢迎留言来杠!

分享

码中人
作者
码中人
Web Develop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