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to view the contents

什么是精神内耗?如何防止精神内耗?

 ·  ☕ 9 分钟

回村三天,二舅治好了我的精神内耗_哔哩哔哩_bilibili

这两天最火的视频 回村三天,二舅治好了我的精神内耗_哔哩哔哩_bilibili,想必大家都已经看了。不知道你看完感想如何?我个人是非常感动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二舅身上就体现华夏民族伟大精神。

本周是2022年的第30周,我们一起来看看什么是精神内耗,如何防止精神内耗?

什么是精神内耗?

所谓内耗,即内部斗争。一个人自己和自己斗争,不用等别人动手,自己就把自己干趴下。

精神内耗就像是在你的精神世界里有两个小人,这两个小人观点不同、理念不同,因此吵得不可开交,不断相互拉扯。在这个过程中,人的心理资源就会被消耗。这两个小人指的是负面情绪的纠结,得不到排解释放,如长期的紧张、焦虑、敏感、犹豫、怀疑、暴躁、戾气重、患得患失等。简单来说,就是想得太多、身心疲惫。

在群体心理学中,有一个专有名词:【内耗效应】。内耗效应指的是在群体中,人们把社会或部门内部因不协调、或矛盾等造成的人力、物力等方面无谓的消耗而产生的负效应现象。

精神内耗_百度百科 精神内耗,又叫心理内耗,它是指人在自我控制中需要消耗心理资源,当资源不足时,人就处于一种所谓内耗的状态,内耗的长期存在就会让人感到疲惫。这种疲惫并非身体劳累导致,而是一种心理上的主观感受,是个体在心理方面损耗导致的一种状态。

精神内耗的原因

精神内耗多半是性格的原因。一般而言,内向的人内心很敏感,比较在意他人的目光及看法。同时,内向的人不善于与人沟通解决问题,容易引发内耗。

自卑的人也容易形成精神内耗。自卑的人往往自我评价很低,常常在心中贬低自己,觉得自己一无所长。也因此,通常来说这种人不敢接受他人的褒奖,不敢将自己展现在别人的面前,觉得褒奖对自己来说是一种压力。

同样,比较轴的人,完善主义者也容易内耗。这类人对自己要求较为严格,会给自己制定一个很理想化的目标,然后每天强迫自己去执行。什么时候要起床、睡觉,什么时候要完成任务、达成什么目标,每天每时都处在忙碌的状态里,一刻都不敢松懈,好像只要有一丝懈怠,立马就会被人甩到天涯海角。这种努力持续一段时间,当自己发现越来越难以进展的时候,焦虑感就会充满内心,此时若是尝试过各种方法后还是没有成效,就会陷入长久的自我贬低状态,加剧自己的精神内耗。

常见的精神内耗有哪些?

  1. 固执地认为生活中会有坏事发生,一度焦虑。如杞人忧天
  2. 反复琢磨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害怕产生隔阂
  3. 做了决定后,内心仍纠结这是不是最好的选择
  4. 不敢对别人说“不”,一想起来就觉得惶恐
  5. 执拗地想要实现某一目标,过分偏执
  6. 把不是自己的责任,强行揽在身上,自责过度
  7. 严重自我怀疑,觉得自己一定会做不好别人交代的事
  8. 对已经发生的失误,反刍过多,做不到原谅自己
  9. 故意压抑自己的负面情绪,且从不在人前释放
  10. 对现状不满意,内心接受不了,但不敢改变
  11. 任务还没做,就一直预想各种不好的结果
  12. 列完计划,一直拖延,内心还不能心安理得

精神内耗的危害

精神内耗的危害往小了说是身心疲惫,往大了说是不成事。

精神内耗者的最大感受,就是我明明没做体力劳动,甚至可能什么都没做,但就是感觉非常累,这种累不是身体上的,而是心理上的。

往大了说,精神内耗的危害就是不作为。是的,因为内心的干劲都被消耗掉了,哪有精力干正事啊。没有决断力,处世优柔寡断,做事拖拖拉拉,没有效率。长此以往,必将一事无成。

如何防止精神内耗?

修身养性 清心寡欲

中国人喜欢把所有解决心理问题的方法笼统的称做“修身养性”。

金庸武侠小说《神雕侠侣》书中有这样一段:“那古墓派玉女功养生修炼,有‘十二少、十二多’的正反要诀:‘少思、少念、少欲、少事、少语、少笑、少愁、少乐、少喜、少怒、少好、少恶。行此十二少,乃养生之都契也。多思则神怠,多念则精散,多欲则智损,多事则形疲,多语则气促,多笑则肝伤,多愁则心慑,多乐则意溢,多喜则忘错昏乱,多怒则百脉不定,多好则专迷不治,多恶则焦煎无宁。此十二多不除,丧生之本也’。小龙女自幼修为,无喜无乐,无思无虑,功力之纯,即是师祖林朝英亦有所不及。”

所以电视剧《神雕侠侣》中的小龙女,看起来就是一个情绪波动不大的人。当然我们无需达到小龙女的境界,不要思虑过度就行。

事不关已,高高挂起

按大白话来说,就是分清楚什么是他人的事,什么是自己的事。

别人如何对待你,要怎么做,那是别人的事,你无法干涉。同样的,你也有你的事,也是别人无法涉足的,只能靠你自己。

比如同事想要请你帮忙,而你想拒绝,但你认为拒绝之后对方会很不爽,觉得你小气。在这段故事里,哪些是别人的事,哪些是自己的事?

实际上,同事想请你帮忙是同事的事,你想拒绝是你的事,同事觉得很不爽说你小气是同事的事,那既然是同事的事,又为何要让它去影响到你的事呢,课题分离就是这个道理。

课题分离指的是想要解决人际关系的烦恼,就要区分什么是他人的课题,什么是自己的课题,在心中树立一条清晰地分界线。

干就完了

just do it

对于想做的事情,立即行动,不犹豫。尤其是我们这些搞IT的,项目跑起来再说。

学会沟通

学会沟通是一个很大的课题。首先我们要了解沟通的目的是什么,沟通的方式是什么,什么时候沟通,对象是谁,内容是什么,结果是什么。不断的尝试,最终把良好的沟通技能融入本能。

多读书

有一个人十分崇拜杨绛。高中快毕业的时候,他给杨绛写了一封长信,表达了自己对他的仰慕之情以及自己的一些人生困惑。

杨绛回信了,淡黄色的竖排红格信纸,毛笔字。除了寒暄和一些鼓励晚辈的句子外,杨绛的信里其实只写了一句话,诚恳而不客气:

“你的问题主要在于读书不多而想得太多”。

这其实是对大部分人的精神苦恼的最简洁而朴素的概括。

古人言:“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我们现在碰到的大部分精神问题,前人之述备矣,可以很轻松的解决。所以,我觉得多读读书,看看前人的经验,必要且直接。接下来,给大家推荐一些心理学方面的好书。

好书推荐

被讨厌的勇气

被讨厌的勇气

一名深陷自卑、无能与不幸福的青年,听到了一名哲人主张的“世界无比单纯,人人都能幸福”便来挑战,两人展开了你来我往的思考和辩论,在一夜一夜过去后,青年开始思考,为什么“所谓的自由,就是被别人讨厌”?问题不在于世界是什么样子,在于你是什么样子。

人生的智慧

人生的智慧

叔本华(Arthur Schopenhauer,1788—1860)是德国著名哲学家,唯意志主义和现代悲观主义创始人。他于1850年写了《附录和补遗》一书,《人生的智慧》是该书中的一部分。在书中,他以优雅的文体,格言式的笔触阐述了自己对人生的看法。

这本书讨论的事情与我们的世俗生活至为接近,诸如健康、财富、名声、荣誉、养生和待人接物所应遵守的原则等。正如叔本华所说的,在这本书里他尽量以世俗、实用的角度考虑问题。因此,这本书尤其适合大众阅读。虽然叔氏尽量放弃了居高俯临的审视角度,但关于错综复杂并因此众说纷纭的世俗人情的话题,经过这位思想大师一贯深刻而因此透彻的讨论之后,变得清晰简明,话题也几已穷尽矣。

少有人走的路

少有人走的路

M.斯科特·派克(M.Scott Peck),毕业于哈佛大学,获得硕士和博士学位。他长期从事心理治疗实践,取得了卓著成绩,被誉为“我们这个时代杰出的心理医生”。

由于其巨大的影响力,他获得美国政府特许,进入政府心理治疗特殊小组,为越战士兵提供治疗。他还曾接受派遣,在美军驻日本冲绳基地担任心理医生。这些特殊的职业经历,成就了他伟大的著作《少有人走的路》系列,该书在《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连续上榜近20年,被西方媒体誉为“来自上帝之手”的时代杰作,创造了出版史上的一大奇迹!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

蛤蟆先生一向爱笑爱闹,如今却一反常态地郁郁寡欢。他一个人躲在屋里,连起床梳洗的力气都没有。朋友们非常担心他,建议他去做心理咨询。在10次心理咨询中,蛤蟆在咨询师苍鹭的带领下,勇敢地探索了自己的内心世界,也逐渐找回了信心与希望……

为了向大众读者普及心理学知识,告诉大家心理咨询是怎么一回事,作者借用了英国文学经典《柳林风声》的故事主角,让蛤蟆先生和他的朋友们再次登场,演绎了这个关于心理咨询的故事。读者犹如亲临现场,体验心理咨询的每一个细节,见证疗愈和改变的发生。

在这本书里,作者借由蛤蟆和心理咨询师苍鹭的互动,探索了蛤蟆自卑、软弱、爱炫耀的个性与抑郁的情绪究竟来源于何处,让读者看到童年经历的深刻影响,以及如何才能在心理上真正长大成人,独立、自信、充满希望地生活。

了不起的我:自我发展的心理学

了不起的我:自我发展的心理学

如何养成一个新习惯?

如何让心智变得更成熟?

如何拥有高质量的关系?

如何走出人生的艰难时刻?

不同的人生阶段,有什么不同的使命?

……

破解这些难题,心理学能够提供很多有用的线索。

陈海贤博士把自己13年心理咨询的经验和思考,结合多个心理学流派的理论,从行为、思维、关系、瓶颈期和人生地图这5个层面出发,给你一套实现人生突破的系统方法。

书里不打鸡血,不灌鸡汤,而是提供一系列改变与发展的实用工具,直击人生的种种问题。帮你创造更满意的人生,成就了不起的自己。

说服人要懂心理学

说服人要懂心理学

每个人都想说服其他人做一些事,不论是说服客户购买产品、说服供应商提供高性价比的服务,还是说服员工更加积极主动地工作,甚至是说服自己的另一半做饭。总之,我们每天都会用许多时间说服自己周围的人。你说服他人的成功率如何?何不充分利用心理学与脑科学的研究成果呢?你不仅能说服别人做你希望他们做的事,甚至能让他们主动去做这些事。

书中介绍了激发人类积极性的七大动力,即求知欲、归属感、故事的力量、胡萝卜与棍棒、本能、习惯以及思维幻觉。行为心理学家苏珊∙温斯切克博士逐一介绍了与这七大动力有关的研究成果,并提供清晰具体的行动策略供读者使用。

心理学最佳入门

心理学最佳入门

《心理学最佳入门》是一本充分考虑读者习惯,容易记忆、适合自学的心理学入门书籍。内容涵盖了普通心理学中应有的基本知识点,符合教学及入门学习的需要。

本书历经了十余年升级历程,是一本十分成熟的教材。从生物学视角、前沿的认知神经科学,到人的毕生发展、心理障碍及治疗,全书涵盖心理学入门必学的15堂必修课,解析心理学学科概貌。

沟通的艺术:轻松应对社交场合

沟通的艺术:轻松应对社交场合

《如何成为讲话有趣的人》
张绍刚、庞博联袂推荐!用讲话证明,身体里住着一个有趣的灵魂!
  
《赞扬与责备:剑桥大学的沟通课》
纽约时报、BBC盛赞的心理学家教你更科学地与人沟通,提升共情能力!

《内向者沟通圣经》
世界500强正在实践的口碑之作,经典4P法引爆内向者的领导潜力,教你如何在外向者主导的世界轻松突围!

《无压力社交》
克服焦虑,一本写给“社恐”人士的自助指南!

《沟通圣经:听说读写全方位沟通技巧》
助力个人职业生涯发展,提升人际关系及生活品质!

高情商沟通

高情商沟通

 “在行”9.7分沟通私教课的职场沟通夫妻顾问教会你赢取信任、改变人生的说话技巧。5大职场核心应用领域、近50个来自职场一线的案例、150多条源于实践的方法、40多项作者本人的练习心得。受到来自各个领域的职场人的肯定。

参考资料

分享

码中人
作者
码中人
Web Develop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