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to view the contents

IT档案馆:沉浸式翻译工具 Immersive Translate 争议事件梳理

 ·  ☕ 6 分钟

沉浸式翻译 - 双语对照网页翻译插件 | PDF翻译 | 视频字幕翻译是一个典型的独立开发者通过解决个人需求、最终服务全球用户的创业故事。从2022年诞生至今,它从一款小众工具成长为Chrome官方认证的年度最佳扩展。

沉浸式翻译

沉浸式翻译

开发者Owen在阅读萧伯纳剧本《巴巴拉少校》时,被书中“一段原文+一段译文”的排版方式启发。他意识到传统网页翻译工具(全文覆盖式翻译)破坏原文排版且易错乱,于是决定开发一款双语对照翻译插件。

Owen 仅用1个月完成初版开发,核心功能是智能识别网页主内容区,以“原文+译文”段落对照形式展示,保留页面原布局。这一设计成为其标志性差异点。沉浸式翻译上架于2022年10月,上线后凭借独特的双语对照体验,通过开发者和技术爱好者社群(如Telegram群组)口碑传播,迅速积累首批40万用户。

Owen on X: “正式宣布下这个关于沉浸式翻译 @immersivetran 令人兴奋的好消息 :) (可以恭喜我了 https://t.co/zgDPDnn4Tx” / X

Owen 可以恭喜我了

2023年5月,Owen 在个人社交平台上宣布,沉浸式翻译目前已被一家名为推文科技的公司收购。随后他们将共同成立一家独立的子公司专门负责沉浸式翻译的开发和运营,开发者本人还会继续负责沉浸式翻译扩展的产品和技术工作,公告中并没有透露此次收购的金额。

沉浸式翻译被媒体称为“打破信息差的神器”,阮一峰、倪爽等知名博主公开推荐,用户评价“用了就离不开”。

科技爱好者周刊(第 266 期):自己做双语 EPUB 电子书 - 阮一峰的网络日志

2024年末入选 Google Chrome年度最佳扩展程序(Chrome Favorites of 2024),成为首款以双语翻译为核心获此奖项的工具。

截至2024年底,用户量超500万;2025年数据显示已突破1000万,每日处理海量翻译请求。

现如今,沉浸式翻译已经从“翻译工具”进化为“跨语言信息消费平台”,覆盖阅读、学习、工作、娱乐全场景。

争议事件

事件 发生时间 核心问题 官方应对 用户影响
敏感数据泄露 2025年8月初 快照功能无权限控制,数据被公开抓取 下架功能,未召回数据 加密货币私钥、商业合同等全网泄露
限制第三方API 2025年8月8日 禁止未认证API,被指越权与变相收费 12小时内撤回,称“永不限制” 用户选择权受限,引发信任危机
假开源转闭源 2023年11月 被收购后停止开源,转向商业闭源 无实质性回应 社区贡献者流失,用户担忧商业化
创始人曝光竞品住址 2025年(具体不详) 涉人身安全与行业伦理问题 未公开回应 开发者社群信任崩塌

敏感数据泄露

沉浸式翻译出现重大安全问题 用户生成的包含敏感数据的快照泄露在网上 – 蓝点网

沉浸式翻译的“网页快照”功能允许用户生成并分享翻译后的双语网页链接,但未设置访问权限或反爬虫措施,导致所有快照内容可被搜索引擎公开抓取。

沉浸式翻译快照公告

用户生成的快照存储在公开云端站点 readit.plus,且未对内容加密或隔离。泄露数据包 readit.site.tar.zst(559.6MB)包含大量敏感信息,如:

  • 加密货币钱包私钥;
  • 企业商业合同(如众安国际参与圆币科技A2轮融资认购协议);
  • 个人身份信息及机密文档。

搜索引擎已索引部分快照链接,虽后续无法访问,但泄露数据已在网络传播。

沉浸式翻译双语网页分享功能暂停服务说明

官方辩称为“用户主动分享导致”,非后台数据泄露。同时紧急下架快照功能,承诺“完善隐私保护机制前不再上线”。但未提出数据召回或用户赔偿方案。

限制第三方API争议

8月8日,沉浸式翻译发布公告,拟禁止用户使用“未认证的第三方API接口”(如非官方渠道或低价购买的API密钥),理由是为防止用户“购买黑卡盗刷的API被骗”。

沉浸式翻译宣布限制第三方API接口使用

仅允许使用官方渠道、大型云服务商或经其认证的API,被质疑变相强制用户订阅付费服务。

广大用户抨击其“越权管理”,侵犯工具中立性。

公告发布12小时内遭全网声讨,官方删除公告并改称为“调查问卷”,承诺“永不限制第三方服务”。

假开源转闭源

沉浸式翻译这事,多说几句 - V2EX

沉浸式翻译项目一开始是有开源 License 的,从最初的 MPL 改成了 AGPL ,又改成了现在的 EULA 。但从始至终都没有开源,只是 userscript 还没有被混淆。后来 userscript 也混淆了。

创始人疑似曝光竞品作者住址

我是“流畅阅读”的作者,借着沉浸式翻译这件事,我想说几句 - V2EX

起因是“流畅阅读”的作者揭露过沉浸式翻译的一些争议行为:沉浸式翻译未经用户允许,就将所有令牌上传到自己的服务器。这事后来被坐实,当时创始人也出来道歉,本以为事情就此告一段落。

沉浸式翻译强制收集所有用户的 token 令牌,这合理吗? - V2EX

没想到,后来他们的创始人在他们的 Telegram 用户群里,直接曝光了“流畅阅读”作者的住址,几分钟后撤回了这条信息。(此系“流畅阅读”作者一面之辞)

开源替代

鉴于”沉浸式翻译“的争议事件频发,用户隐私保护堪忧,且已转向闭源商业化运营,建议寻找开源替代工具。

网友评论

最讽刺的是,官方轻飘飘回应:”这不叫数据泄露哦~是用户自己主动分享的呀”

一切闭源软件的隐私策略都没有阅读的必要,它们都等价于:我们会(或在某一天会)收集任何技术上能够得到的信息,并且可以用作任何用途,并且(对泄漏等)不负任何责任。

沉浸式翻译 (× –> 沉浸式偷拍 (√

个人观点

我自己也是沉浸式翻译的用户,最初是因为它的双语对照功能非常实用,尤其在阅读英文文档和学习外语时。但随着最近的隐私泄露事件和商业化转向,我开始重新考虑是否继续使用。

同时,我也是一个字幕翻译产品的作者:

字幕翻译 - 字幕工具箱 https://zm.i8k.tv/fanyi

我写的字幕工具箱,里面有二十几项字幕功能。其中的字幕翻译,支持多种翻译引擎,翻译效果好,可以在网页端轻松的完成字幕翻译工作。它的设计初衷是为了保护用户隐私,所有翻译请求都在本地处理,不会上传任何敏感数据。欢迎大家试用。

我觉得沉浸式翻译的功能确实不错,但是在商业化上比较用力了。我举个例子,我也会做视频推广一下我的字幕工具箱。就会有人在视频下面评论,如:“还是沉浸式翻译好用”。我起先也不以为意,后来我发现这样的评论还不少,于是我就去评论者的主页看了一下,我感觉这些人有可能是托。

当然,这个产品本身就有很多人自发的宣传,就会有扑天盖地的感觉。过尤不及,多了也会让人反感。

参考资料

分享

码农真经
作者
码农真经
Web Developer